close

現代文明的一個最大弔詭,在於人的工具理性化。17世紀的科學革命與18世紀的啟蒙運動展現理性的巨大作用。理性主義成了人的解放力量,從宗教迷信與政治權威中解放出來,並且構成近代文明的重要內容。

但是,理性主義隱含命定主義,其結果導致個人自由意志與情感浪漫的淪喪,因此在啟蒙運動的後期,浪漫主義思潮興起,以對抗鋪天蓋地而來的理性主張。

更嚴重的,社會制度的高度理性化將使個人異化為社會體制的螺絲釘。在資本主義下,理性成了建構社會體制的依據,社會每個成員異化為不斷追逐財富的工具。理性被工具化了,社會體制也就建構出一張理性牢籠的無形網絡。這個工具理性的弔詭產生,為許多偉大社會思想家如馬克思、韋伯、馬庫色(H. Marcuse)等人所覺察與論述。

因此,過度的理性化,就會把解放的力量轉化為壓迫的作用。特別在教育、文化、公共衛生與醫療、法律正義、環境保護等等領域,更要提防這種轉化。這些領域本質上都具有公共性,而且不應該商品化。工具理性化的結果,將帶來長期的、隱晦的、難以估量的傷害。連力主商品化與私有化的亞當斯密,也認為教育不應該商品化與私有化。

從這個角度來考察,我們認為最近教育部正在擬定的《教師工作守則》,將會導致台灣的教育工作落入工具理性的淵藪。例如爭議最大的規定:教師在晚上10點以前不得拒絕接受家長的電話,這種硬邦邦的規定完全把教師工具化了。根本來說,制定教師工作守則本身就是違背教育的改革趨勢。早期台灣的權威式教育要求學生遵守一些守則,如《青年守則》等,被認為是一種灌輸式、權威式的教育,已經逐漸放棄了。沒想到我們懂得尊重學生,卻在對老師的尊重上開歷史倒車。

教育部開歷史倒車,據說是應校長們的要求。這顯然是校長們為了便於管理教員而出的主意,美其名為尊重家長、促進教親溝通,卻沒有考慮到忽視對人的尊重。而這種尊重正是教育的核心價值所在,更是克服社會體制工具理性化的起點。當我們的孩子從就學時期就習慣於硬邦邦的管理體制,你能期望長大後他能反抗資本主義的理性牢籠?他能懂得對人的真正尊重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weiberr 的頭像
    weiberr

    weiberr的部落格

    weiber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